查看原文
其他

批复了!东北再被翻牌,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

银小燕 杠杆地产 2022-01-11

文|道一&编辑|雯雯
杆友雯雯推荐Dragon Stone的《Way Back Home》:节奏感很棒!(ps:欢迎杆友们点第二天的歌,或将自己的歌发给我们,可以写句简短的话,我们会将音乐下面原文附上)
 

近日,国务院正式批复了《中韩(长春)国际合作示范区总体方案》。


这样的利好,放在东北近年所收获的利好中,并不起眼。不过杠杆地产认为,其中还是有点新意。



01


长春复制苏州辉煌?


公开资料显示,中韩(长春)国际合作示范区(筹)总面积512平方公里,其中核心区面积210平方公里,拓展区包括隶属于长春新区的长德经济开发区、空港经济开发区。


批复文件中特别提到:


“坚持新发展理念,坚持高质量发展,着力构建产业、科技、贸易、人文、环保等多领域开放合作格局,着力创新中外合作体制机制,着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,打造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、管理服务更协调更高效的国际合作示范区,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、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新动能。”


类似的合作,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先例——苏州。


1992年南巡后,新加坡开始与中国商讨在国内设工业园的事宜。


两年后,中新苏州工业园区正式起步,从苏州古城往东到金鸡湖一线,拔地而起了一座现代化新城,也成了苏州再繁荣的见证。


随着中新工业园的落子,苏州在经济发展上迅速甩掉省会南京,从此一路凯歌。


这次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相关细节,可能没中新工业园那般细化。倘若真正能把细节落实,长春的未来可期。


而且会对整个东北,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。


02


韩国为吉林点石成金?


还有一个问题,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了:选择的合作对象为什么是韩国?杠杆地产认为原因有二:


首先,吉林拥有国内人口最多的朝鲜族群体,在语言、文化、地理、气候等诸多方面都与韩国类似。


其次,吉林乃至整个东北的工业基础和工业基因都不错,与韩国比较搭。也容易借鉴韩国的一系列经验。


可能有人会认为中韩合作,听起来没有中美、中欧、中日那般高大上。


但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省情与市情,各自发展阶段亦不同。如果中国处处都是纽约、伦敦,可能吗?


平心而论,韩国并不差。想当年中新合作就能再造一个新苏州,新加坡其实跟韩国同属于亚洲四小龙这个级别。


此外,山东在中韩合作方面,走在了国内最前面。山东可是北方第一省,而中韩门户青岛,是仅次于北京和天津的北方第三市。


所以,希望是有的,关键看长春这次如何做。


03


东北还能学谁?


上面两部分,杠杆地产提到了苏州和青岛,这些当然都是值得东北学习的。


不过杠杆地产内心最想说的,也是东北最容易操作的模仿对象,其实是武汉。


除开武汉有关负责人在本次抗疫中的争议不谈,武汉近十几年的表现,可圈可点。


在此杠杆地产再次重申,不是说武汉经验是最好的,而是说武汉经验最容易嫁接到现有的东北发展上面来。


不信,就让杠杆地产接着往下分析。


暂且不看一直很强大、可望不可及的一线城市。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突围路径,大概有以下几种:


依赖外贸,搞出口加工。比如东莞、苏州(昆山)。


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企业。比如佛山、泉州(晋江)、苏州、无锡。


城市营销给力,做好大区中心,当买办。比如成都、西安。


完全没有历史包袱,借助交通优势和省内人口红利。比如郑州。


第一种,东北有两个省都不沿海,而且相应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人口,对东北来说很难。


第二种,东北收缩型城市那么多,哪里还可能搞县域经济?


第三种,东北最多有一个大区中心,但有4个副省级,谁服谁?加之唱衰东北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固定思维,怎么营销?


第四种,东北恰恰有很重的历史包袱,眼下也没有人口优势。


所以说这几种城市崛起路径,东北都不适用。不是说武汉经验是唯一的、最好的。而是东北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。


那么,武汉属于那种模式呢?杠杆地产马上来分析。


04


武汉是东北的镜子


其实上面说的几种模式,也存在交叉,一座城市可能同时兼具几种。


比如武汉,不沿海,但沿江,相当于另类“沿海”。武汉是大区中心,能当买办。交通优势和省内人口基数,武汉都有。


但武汉还有一些特质,与东北基因很契合。


首先,武汉发展了这么多年,国企在经济中的权重还是偏大。


其次,武汉有历史包袱,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响当当的好。此后也经过了漫长又难熬的衰落期,只不过武汉现在走出来了。


第三,工业始终是武汉城市发展的重要选项,这与很多城市空谈服务业不同。


如果把时间回拨到改革开放之初甚至更早,武汉和东北是不是很像呢?如果说区别,就是那时东北4座主力城市的发展,可能比武汉更好一些。

 

05


工业才是硬道理


在主流城市叙事中,工业,尤其是重工业城市被赋予强烈的贬值意义。在欧美,那些因为工业衰退而没落的城市,被称为“铁锈区”。


如何让老工业基地焕发生机,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难题。之前没人相信昔日的重工业城市武汉能破局。


武汉早先的国企改革也慢,城市创新与活力明显不足,人才一直在流失。坐拥那么多高校,却总为东南沿海做嫁衣。媒体和坊间的质疑从未止息,从这个角度上,彼时武汉起初就是一座营销驱动的城市,只不过是反面教材。


那时的武汉,像极了东北。


哪怕有争议,在2011年,武汉还是制定了实现目标的五大计划,包括工业倍增、服务业升级、自主创新能力提升、城建攻坚和国际化水平提升。其中,工业倍增被列在五大计划之首。


武汉认定了:工业是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。


时任武汉主要领导为“工业”正名:从城市发展规律看,必须要通过工业化的加速推进来保持和增强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。从产业结构演进看,没有工业的发展,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。制造业就像粮食一样,处于根本地位。制造业不会被替代,没有夕阳的产业,只有夕阳的技术和夕阳的产品。


时任武汉市长一再叮嘱各位区长不要将发展工业当做突击式的任务,要对历史负责。一直坚持“有产业,才有城市发展”。


别说是现在,就是放在当时,谈工业似乎有点out。这么多年来,国内城市竞相追逐高端服务业,武汉反其道而行之,一度不为外界理解。


在许多人眼里,武汉已经是一座工业城市。几度兴衰,都与工业有关。


晚清张之洞让武汉“驾乎津门,直追沪上”,就是得益于工业的发展。1949年后一段时间,武字头国企布局又一次奠定了武汉的工业地位。上世纪80年代末,随着工业地位渐衰,武汉由此进入了漫长的蛰伏。


不过事实上,对大多数城市而言,只有实体经济起飞之后,金融、会展等高端服务业才可能发展。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发展轨迹,也印证了这个道理。上海、深圳、苏州等都是靠工业先崛起,才实现了全面崛起。时至今日,在这3座城市工业总量、占比,都不算低。


抓住了工业,就是抓住了复兴的核心。中国超级城市体量都很大、人口结构也复杂,不可能只有服务业,没有工业骨架,高端服务业就会沦为空中楼阁。


定好了小目标,武汉开足马力。


本身汽车产业已经够强了,依旧锦上添花。2012年,武汉引进上海通用。


武汉没止步于当汽车城。2016年,长江存储在武汉成立。疫情爆发后,外界担心长江存储会停止运营。但即使身处疫情风暴眼,在武汉封城的日子里,长江存储从未停工。


除了汽车和半导体,经过几年的培育,武汉的光电和生物医药也渐渐来到开花结果的阶段。


讲了这么多武汉,杠杆地产其实想说,武汉的今天,会不会是长春甚至东北的明天?


长春,是比武汉更厉害的车都,此前精密制造的基础,也比武汉强。


说得比武汉更高级一些,全球经济一感冒,玩金融的英美就心慌,搞外贸的很多国家更是难,以制造业安身立命的德国和日本,相对淡定得多。


世界3大金融中心,纽伦港中的“港”,一心玩高端的(金融),结果呢?


最后真正与纽约、伦敦并肩成为世界城市的,反而是东京。而东京的产业结构,工业占比高达4成。东京没有抄作业,反而成功了。


牌一直在那里,关键看怎么打。


最后补充一句,在武汉决心拼工业倍增,发展高端制造业时,同时一再强调不鼓吹房地产,不迷信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。


实际上,正是因为武汉通过产业复兴,拉动了经济发展,反而盘活了区域价值,楼市反而更有价值。楼市繁荣最终又促进了经济。


所以,杠杆地产还是那句:牌一直在那里,关键看怎么打。东北手上的好牌,已经很多了。


Ps:如果觉得文章不错,也请帮忙点个“在看”呗。杠杆地产长期欢迎杆友来稿,我们有稿费哦,可加iwyyyz1投稿

往期精选
一季度GDP:湖南优秀、华北萎靡,最大输家不是湖北!
跻身2000亿!阳光城还阳光吗?
湖北也没优待!楼市放松,这几件事特别要当心
油价暴跌!倒欠几百万!全球经济命悬一线,唯有买房?
独家!3张表格揭示湖北17市州医疗能力(强烈推荐)

版权及免责声明:本文系杠杆地产创作,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!如需转载,请获取授权。另,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,谢谢!杠杆地产任何文章之观点,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,非投资建议。用户据此进行的一切投资,请自负责任。文章如有疏漏、错误欢迎批评指正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